不知所可网

不争第一,只做第二,“天下第二山”恒山

不争第一,只做第二,“天下第二山”恒山

自北京出发,不争向西而去,第只第山上京藏高速,做第途中路过张家口市,天下到达山西省浑源县,恒山在其城南10公里处,不争有一山脉,第只第山古称玄武山、做第玄岳,天下明末清初时,恒山才将其确定为五岳之一,不争它也是第只第山五岳中唯一一个非5A级景区,它就是做第有着北岳之称的恒山。悬空寺在其山脚下,天下天下闻名。恒山

来吧,一饼难求,今天的饼我们就画到作为五岳之一的北岳,并有着"天下第二山"的恒山

恒山,在其范围上包含着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,狭义的恒山,就是现在所称呼的北岳恒山,又叫做太恒山,是道教重要的发祥地之一。主峰天峰岭,层峦叠嶂,气势磅礴 有着“人天北柱”、“绝塞名山”的美誉


而广义上的恒山,是指整个恒山山脉,西南-东北走向,横跨山西河北两省。因其险峻的自然山势和地理位置的特点,是塞外高原通向太原盆地、冀中平原之咽喉,成为兵家必争之地

恒山作为五岳之一的北岳,论知名度不如其他四岳,但如果说在历史上的独特的军事地理位置和军事文化内涵,也不是其他四岳所比拟的。

恒山自古便有“中原锁钥”、“华夷之限”的称呼,它西衔雁门,东跨幽燕,南屏三晋,北瞰朔漠,从春秋时期到大清王朝,许多皇帝和将领都曾亲自带兵在恒山脚下纵横驰骋,也留下了众多征战故事和文化遗存

恒山的归属往往是决定了皇权稳固的关键,以至于留下千古定论,“恒山之险,必折天下脊,得恒山者得天下”

恒山素来也是以景色美而著称,历来就有恒山十八景之说,这十八景随着时间的流逝,大部分还是可循的,但有的只存遗迹,有的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产生。

我们从山脚向顶峰攀登,一条弯弯曲曲的路便出现在脚下,一里一亭,一步一松,亭亭不同,步步入云,这是第一景-云路春晓,在步云路风口处,疾风吹来,好似虎啸龙吟,临风长着一棵参天古松,好似迎客送宾,这是第二景-虎口悬松

在悬根松北部,石头上有小圆坑,形似驴蹄印,据说是张果老修行时,倒骑驴而留下的,这是第三景果老仙迹。在其东侧,抬头仰望山间险峰怪石,松柏林立,每当夕阳时,甚是美丽,这是第四景-危岩夕照

在夕阳岭的一段陡峭山崖,传说因姑嫂投身悬崖,化鸟啼鸣,这是第五景-断崖啼鸟。在姑嫂崖北端,有一天然大石窟,这是第六景-幽窟飞石

在白云堂东侧有一苦一甜两口井,相隔一米,唐明皇时曾赐名龙泉灌,这是第七景-龙泉甘苦。在紫薇阁旁断崖上,三茅真君的得道成仙之处,据传三窟同时点火,皆不冒烟,此乃第八景-茅窟烟火

位于朝殿西鼓楼外,有一状如古磬的青石,以石相击,如金鸡鸣叫,这是第九景-金鸡报晓。在朝殿西侧,为恒山最高庙观,传说是仙人聚会之所,这是第十景-仙府醉月

在会仙府西北处,陡壁高处有一片风蚀岩台,台崖上是双勾法书“琴棋台”三字,这是十一景-奕台鸣琴。在东峰峭崖翠顶上,白石累累,远望如群羊在云中吃草,这是十二景-玉羊游云

在恒宗殿东侧,有一沟峪,峪内长有灵芝仙草,即紫芝峪,这是十三景-紫峪云花。在紫芝峪东崖上,有一白云洞,降雨时,漫山云雾缭绕,这是十四景-石洞流云


在天峰岭东崖上,由五色卵石天然结成,上有蝌蚪文字,又似锦绣画图,这是十五景-脂图文锦。天峰岭与翠屏峰之间,即金龙峡,是出入恒山的天然门阙,细雨濛濛时晴岚缥缈,烟雾纷飞,这是十六景-磁峡烟雨

在金龙峡最窄处,修建一座连接东西两峰的高空飞桥,这是十七景-云阁虹桥 。到达天岭峰顶,举头唯见万山低,恒山十八景尽收眼底,这是十八景-岳顶松风。

立夏清晨,云雾渐散,远望去,在恒山脚下的一处悬崖峭壁上,悬一寺庙,半壁嵌于山体,半壁悬于空中,且初看下面仅由十几棵碗口般粗的木柱支撑,看起来摇摇欲坠,像是仙人用手中拂尘,轻轻一挥的成品。

其实不然,悬空寺是在北魏时期建立的,它主要的受力点是半插在山体里的横梁,借助岩石的托扶,回廊栏杆、上下梁柱左右紧密相连形成了一整个木质框架式结构,增加了稳定性

悬空寺楼阁殿宇共有40间,其中包括南楼北楼和长线桥,南楼和北楼,隔长线桥凌空相望

殿楼的分布都对称中有变化,分散中有联络,曲折回环,虚实相生,小巧玲珑,空间丰富,层次多变,小中见大,不觉为弹丸之地,布局紧凑,错落相依。

故得“悬空寺,半天高,三根马尾空中吊”的俚语,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。

恒山山脉大到为国家重要的交通要塞,小到每一处景观都美不胜收

唐代大诗人贾岛曾用“天地有五岳,恒岳居其北。岩峦叠万重,诡怪浩难测”的诗句来描绘北岳恒山的雄浑气象,
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不知所可网 » 不争第一,只做第二,“天下第二山”恒山